科研绩效评估既是对科研价值的衡量,也是对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评估,发挥着“引导学术向何处去”的重要作用。 各种科研评价办法在推动学术发展、提高学术质量、培养人才队伍、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但当前所暴露的一些问题也屡屡成为各界的关注点,这集中体现在数量、质量、分配三个问题上。 如何通过优化科研绩效评估,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不断提供更加有力、有效的动力?围绕这个问题,本报记者走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十年磨一剑”还是“一年磨十剑”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科研绩效评估的引导作用在我个人的治学成长过程中较为重要。一方面,有科研绩效的鞭策和鼓励,可以更好地激励自己;另一方面,科研绩效的导向,在一定程度上给我指明了奋进的阶段性目标。”谈及科研绩效对学者的作用,云南师范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周智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在走访中,一个两难问题频频出现在学者的担忧中。一方面,“评”会不断遭受“约束学术发展”的诟病;另一方面,“不评”则无法形成对学者、对学术发展的激励机制。如今,学术创新已经进入关键期,而绩效评估无疑在其中发挥着指挥棒作用。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内,由绩效评估导向而积聚起的效果早已凸显,如长期偏重量化考核,使得我国论文数量早已居世界前列,但在缺乏深层机制的情况下,难免会有滥竽充数、偷工减料的行为发生,导致质量堪忧。 “以我所在的高校为例,评正高职称一定要提交6篇一般核心期刊论文,这是硬规定。至于是否在权威期刊上发表则无要求。”北京某重点高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告诉记者,即便他已经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若干论文,但因论文总数不达标,目前仍无缘教授职称。 目前,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在科研绩效评估优化方面已经先行一步。武汉大学教授、评价专家邱均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大学的职称评审虽然也有论文数量要求,但同时注重对质量的考核。如成果发表刊物级别越高,对其‘数’的要求则越少。” 谈及二者之间的差别,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显得颇为无奈。但他同时又对量化考核表示理解。“毕竟高端刊物阵地有限,发表难度较大。鉴于学者水平的参差不齐,短时期内全面取消量化考核也较难。” 其实,学界对量化考核的指斥早已有之。不少学者在接受采访时直言,量化考核过于机械,易导致“精品意识”缺失,让“十年磨一剑”成“一年磨十剑”。一些被访学者则对当下部分高校和机构使用的代表作制度较为推崇。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把学者逐渐从量化追求中解脱出来,鼓励学者坐冷板凳、出精品”。 创新性是质量考核的第一标准 采访中,多位学者对“以质量考核”的办法表示赞同,那么,科研绩效评估究竟该怎么评“质”? “评价一项科研成果的价值,首先要看是否创造了新知识、得出新观点,看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邱均平表示,国家目前对学术成果的创新要求越来越明确。在他担任过同行评议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基金、高校基金等项目评审中,第一个标准就是创新性。 对此,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历史学家庞卓恒表示认同。他说,真正具备两个条件就可认定为优秀成果:一是能够说清自己的成果是在哪些前人成果的贡献和不足基础上做出的新推进。二是自己的成果中所应包含的事实判断、成因判断和价值判断的每个环节都能持之有据,言之成理。 “不同类型的科研成果,其判定标准也不同。基础理论研究应该看有无创见、洞察,实践应用研究看其是否显现出在现阶段具有至少是潜在的改良社会、服务社会的实际效用。”周智生补充道。 但庞卓恒提出了绩效评估中另一个重要因素——对评审专家的选拔任用。他认为,评审专家不但直接决定评审结果,其自身的道德状况和评审行为也会对学风、学术道德的抑扬臧否起着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此外,他还提出,目前还存在科研评审标准空泛、抽象的缺陷,很容易被架空甚至扭曲,评审专家的选拔任用缺乏严格的考核和考察标准和程序等问题。 而对评审办法,邱均平的看法乐观。他认为,近些年,在政府部门、管理部门出台多项政策、制度、办法的情况下,我国的评价方法在不断改进中越来越全面、客观。但他也表示,在选评审专家时,确需在随机性、轮换制度、回避原则上做改进。 评价考核应向出精品倾斜 破除各种制约学术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如何走好先行先试之路,既要有思路创新,又要有模式创新。 周智生认为,不该随便否定我国现行科研绩效体制和评估办法。这是多年摸索、逐步构建的结果。目前主要是依据学科和成果属性如何完善评判机制,建立多元化综合绩效评估体系的问题。 被访学者表示,希望时间更加合理,拥有更广空间;希望能够改进量化考核指标,在重视数量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质量、突出精品要求。 作为一名科研管理人员,周智生从科研管理角度提出看法。“充分重视科研绩效的引导作用对盘活科研资源的重要性。”周智生介绍,目前,他所在的学校以“依循主流、重奖高端、兼顾起步、高低结合、分类设计”的原则,重奖高层次科研成果,同时也兼顾青年学者成长中科研绩效的培育和调动作用。 周智生还提出,对于基础研究,要创造宽松、从容的学术环境,管理部门和研究者都要有耐心,慢工出细活。同时,要充分认识基础研究对于中国学术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培育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具有的深远意义。 “一些好的成果,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检验过程,才被人们接受、认可。因此,应该给部分学科、部分立志钻研学问的学者以充分的学术空间,为他们提供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和适宜的科研条件,以涵养学术创新发展、原创发展的根基。同时,科研绩效评估也应给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以充分的发育、发展空间。”邱均平表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