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教育时文 >
李宇明:学会用学术的方式思考
时间:2014-09-05 08:15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宇明  点击:
大学学习的根本任务,就是学会用学术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叩开大门,登堂入室,不仅是大学生活的开始,更意味着一个崭新人生阶段的开启。作为大学生,首先要明了大学的使命,继之要明了大学生的使命。这样才能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

  大学之使命,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科学所未知的问题,知识的传承问题,国计民生问题,乃至人类的和平与发展问题。大学任务之首,就是培养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生,培养毕业之后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社会贤才。

  大学学习的根本任务,就是学会用学术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很多因素:

  第一,人民意识。人民意识是为人处事的立场,也是学术研究的立场。树人先立德,德之首就是“人民意识”,要永远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人、学术和精神,不能堕落为压榨人民的权贵的附庸,人民利益永远高于一切。

  第二,终身读书。读书方可与古今中外的圣贤为伍,方可发现没有解决的新问题,方可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乐意读书与否,成为两种不同的人生方式,带来不同的人生质量,最终导致两种不同的人生。作为当代人,要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在读书中与贤圣交游交心,在读书中涉猎知识、淬炼品格,在读书中领悟人生的美妙。

  第三,批判精神。批判精神不是无根据地批判一切,而是一种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不盲从成说的品质,就是努力发现不合理的问题意识,就是以多维度思维、探讨另种解决问题方法的习惯。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说过:“科学就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之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批判精神,不仅需要见识,更需要胆识。

  第四,坚持真理。真理是世界构成、运行的规律。发现这些规律,就是探索问题;遵循这些规律,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真理有时候比发现真理还难。发现了问题,应如获至宝,想尽千方百计解决它,“坚持不懈”;探讨之所得,绝不轻易放弃,“固执己见”,除非证明它真的错了。自己错了,能够放弃,这也是一种勇气。向真理低头不是耻辱,而是高贵!当然,贴着真理标签的东西很多,要学会用学术的方式去甄别。

  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在世界前列,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水平要达世界前列,还需走很长的路。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就是要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前最重要的着力点,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学习”的状况。

  当今,大学的课程设置基本上还是“桌餐制”,一个专业吃“一桌饭”,开设大致相同的课程,培养大致相同的人才。“桌餐制”的优点是保证了专业规格,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作出了杰出贡献。其不足之处,是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专业对口”逐渐成为过去的时代,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快速提上了大学的日程。大学教育的“桌餐制”应尽快向“套餐制”发展。餐前冷盘、主菜、餐后甜点、饮品之类,可以多一些选择,既保证专业课程的基本要求,还要尽量加大选修课的比重。

  当然最理想的是“自助餐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选课,根据自己的生涯规划选课。不仅选修本院系的课,也可以选修其他院系的课、其他学校的课、网络上的课,甚至可以选修国外的课程。这样,学生入学时虽然学识能力相近,毕业时却是万紫千红。

  由“桌餐”到“套餐”,再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助餐”,最需要教育观念大转变,需要真正的“学分制”,需要实现“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教育”“应试教育”“就业教育”。大学生需要考虑就业,也必须能够就业。但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教育其弊无穷,就如同以考试为导向的应试教育、以莫名其妙的指标进行大学排名一样,其害无穷。教育观念的转变,不仅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者的观念要转变,学生和家长的观念要转变,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也必须转变。

  立德树人,不辱使命。大学要有“大学”精神,大学生应有高远追求。这大学精神,这高远追求,就是要用学术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造福人民、造福人类。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 李宇明 本文为作者在2014年北京语言大学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扩展阅读



李宇明:大学的使命

2013年10月16日 作者:李宇明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早有“大学”一词。《礼记·王制》:“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汉书·礼乐志》:“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古代“四书”就有一部名为《大学》。中国古代的大学往往指聚集在特定地点整理、研究和传播高深领域知识的机构,与现代大学有较大不同。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以1088年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建校为标志,据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

  大学使命的历史发展

  早期西方的大学是宗教大学,培养学生是其基本使命。例如有“欧洲大学之母”美誉的巴黎大学,其办学模式是先组织教师,再招收学生,其主要任务就是人才培养。

  1810年,普鲁士主管教育事务的政治家、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创建了柏林大学(1949年更名为柏林洪堡大学),首次将研究和教学结合起来。它改写了以往大学的办学模式,倡导“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相统一”。洪堡认为,大学完全以学术为最终目的,包括对科学的探求和个性、道德的修养。这一教育理念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大学的发展。是洪堡首次将科学研究写入大学章程,并成为大学的新使命。

  美国的高等教育具有后发优势,它既承袭了欧洲的大学传统,又具有鲜明的美利坚创新特色。康奈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不仅提出了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威斯康星理念),而且建立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社会服务体系。美国崇尚实用主义哲学,“赠地学院”的设立,还有社会慈善基金会为大学提供的丰厚基金,自然形成了大学与社会之间相互哺育的机制。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美国硅谷,依托科研力量雄厚的大学,形成高技术公司集群,将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21世纪,人类进入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软实力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力量。在这一背景下,作为社会新知识、新技术的创新和传播平台的大学,必然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升的重要力量,大学传承文化、创造文化的功能凸显出来。2011年4月,清华大学建校百年,胡锦涛总书记莅临清华大学考察时提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明确了大学以传承文化和创造文化为主旨的发展目标。

  从人才培养到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再到文化的传承创新,大学的功能不断延展丰富,大学的使命越来越重大。

  大学使命的整合性表述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的传承创新,其实是大学要做的四件事情,是从功能性的角度来表述大学的使命。这四件事情聚焦起来就是“知识”二字,大学本质上是一个关于知识的特殊学术机构,其基本使命就是:管理知识,传播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

  大学是知识的管理者。管理知识,就是尽量广泛地收集起人类的知识,研制出知识分类系统来科学梳理知识,妥善保管知识,并尽可能方便地提供给知识查阅者。大学的知识不仅存储在图书馆中,而且也存储在教师的头脑中。

  大学是知识的传播者。人类过去知识的传播,以纵向传播为主,薪火相传,连绵不绝。随着人类活动半径的快速增大,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知识的横向传播也迅速发展起来。跨文化教育成为大学的常见现象。北京语言大学是跨文化教育的典型,来自170多个国家的学生在这个“小联合国”校园里共同学习。除此之外,大学教育也逐渐走出围墙,开办使用于公民教育的课程,最近广为流行的“慕课”(MOOCs,大规模网络公开课),借助互联网走进公民社会。“慕课”以及“微课程”,正在实现知识的纵向传播与横向传播的同步,为建立学习型社会提供了便利。

  大学是知识的应用者。大学通过知识的应用,将科学转化为技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产品,直接服务于社会,直接推动社会进步。在这方面中国的大学虽然做得还不够,但已经显示了巨大的潜力,正在成为“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

  大学是知识的创造者。每一代人都不能仅是前人知识的享用着,还应当是新知识的创造者,为人类的知识“武库”增加些“新兵器”。大学重视科学研究,其根据就在于此。

  社会上有关知识的学术机构并不只有大学,但是惟有大学才拥有管理知识、传播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综合使命。大学既然是重要的学术机构,它就应当尊重学术,守护学术,以学术为本位,提倡学术自由,尊重从事学术的人、特别是有学术创造精神的人。

  大学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

  大学最基本的功能是人才培养。大学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取决于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认为,大学培养的人应当具有人民的立场、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创新的能力。

  人民的立场是唯物史观的产物。虽然英雄人物在历史上能够发挥重大作用,但归根到底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一个人,不管是穷是达,不管是从艺、为学还是经商、做官,都应该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与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

  1929年,陈寅恪先生在王国维的纪念碑铭中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所谓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就是要拥有一颗自由飞翔的心,一切都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不为物欲所诱,不为成说所困,不为强势所屈,不盲从、不轻信、不迷信。只有具有独立的精神,才能“自由地思想”,才能得到“自由的思想”。

  创新的能力是现代人最为重要的能力。三千年前,古希腊哲人普罗塔戈就说过:“大脑不是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炬。”一个不懂得创新的人是没有竞争力的人,一个不会创新的民族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民族。

  人生在世,有“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最低纲领”谋生。谋生有不同层次:如果够养活自己,就是“自立之人”;如果能够养家,能够上养老下养小,中养伴侣,就是“养家之人”;如果一个人可以为一群人提供就业机会,为多人谋生,可称为“养群之人”。能够自立养己,还没有超越动物境界,动物就能够自己养自己;能够养家,已经是半人性半动物性;能够养群,则完全社会化了。人生的“最高纲领”已超出谋生的直接需求,志在传承文化、创造文化。文化传承和创新,是大学的使命,也是大学培养的优秀人才的人生追求。

  宋代张载有段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用这段话来形容大学的使命和大学人的使命,未必完善,但其精神已足矣。

  李宇明 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国家语委副主任等职。1991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奖。1994年享受国务院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成为国家“跨世纪人才”。2012年获“第八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称号。主要研究领域为语法学、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规划。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380余篇。2012年4月起担任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