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征信研究 > 课程中心 > 重要文献 >
课程文化自觉研究:主要成效与未来方向
时间:2012-05-22 11:37来源:《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第4期 作者:李宋昊 肖正德 点击:
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关于课程文化自觉研究中肯定了课程文化自觉研究的价值意蕴,注重了课程文化自觉的内涵阐释,凸显了课程文化自觉的特征分析,涉足了课程文化自觉的途径探究。研究虽取得重要的成效,但尚存在主题比较狭窄、重理论思辨轻实践操作、研究方法单一
  摘 要: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关于课程文化自觉研究中肯定了课程文化自觉研究的价值意蕴,注重了课程文化自觉的内涵阐释,凸显了课程文化自觉的特征分析,涉足了课程文化自觉的途径探究。研究虽取得重要的成效,但尚存在主题比较狭窄、重理论思辨轻实践操作、研究方法单一等不足之处。今后相关研究.要拓宽课程文化自觉的研究主题,致力课程文化自觉的操作策略,重视课程文化自觉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课程文化自觉;课程文化自觉研究;主要成效;未来方向
  
  “文化自觉”是时下一个比较热门的学术话题。所谓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对自身文化有一种自知之明,清楚地知道文化的来源和发展,也是一种历史自觉与主动的历史精神之唤起。文化自觉还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思考,一种广阔的文化境界,一种执著的文化追求,一种具有高度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理念。[1]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课程文化自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尤其是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关于课程文化自觉的研究成为一大热点。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关于课程文化自觉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效进行概括与总结,在此基础上指明了相关研究的未来方向,以便促进这一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一、课程文化自觉研究的主要成效
  课程文化自觉命题的提出,是对课程历史经验的反思性总结,也是对课程未来方向的前瞻性探索。课程文化自觉成为当下课程文化学研究中必起的一个热词。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关于课程文化自觉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效可以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肯定了课程文化自觉研究的价值意蕴
  课程文化自觉研究对课程理论建设和课程改革实践均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价值意蕴得到了学者们的肯定。有学者指出,在今天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课程文化自觉研究使课程论研究从普适化走向本土化,从依附走向借鉴,从移植性走向原创性。[2]有学者指出,文化自觉为课程理论提供了新的认识论视角、价值论支撑与方法论指导。[3]有学者指出,坚持课程文化自觉,一是多元文化的时代挑战。多元文化强调课程改革要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事实,尊重各民族、种族和性别群体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平等权,在课程改革中避免出现文化偏见。加强课程改革的文化自觉意识,从文化的角度审视课程改革对不同文化群体的影响,保证不同文化群体生存发展的权利。二是和谐文化的现实诉求。构建和谐文化,需要全民族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体现为社会主体对社会发展的文化建构、文化选择、文化发展的理性思考和实践。而课程要为构建和谐文化作出贡献,就需要加强课程文化建设,增强课程文化自觉意识,这是时代、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必须解决的重大命题。[4]有学者指出,运用自觉的课程文化和自在的课程文化这样两个基本范畴来理解课程文化,对于课程文化具有突破性的意义。一是从历史时态的角度来看,有助于对课程文化的演进与发展做出更深刻的分析。二是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自在和自觉的课程文化范畴对于我们理解课程文化的演进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三是从文化变迁的角度而言,自在的课程文化和自觉的课程文化的范畴进一步揭示了课程文化的复杂性和课程文化变革的艰巨性。[5]还有研究者认为,课程文化自觉是课程改革和课程实践中的一个重要且关键的因素。课程改革是一种文化的变革,没有必要的变革机制和变革动力,没有把自觉的课程文化作为改革的灵魂,课程改革就必定无法完成其既定的使命。只有在文化自觉的指导下,依靠课程工作者的文化自觉,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的文化革新。[6]
  (二)注重了课程文化自觉的内涵阐释
  关于课程文化自觉的内涵,国内学者大多依据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关于“文化自觉”理论为逻辑起点进行阐释。有学者认为课程文化自觉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要自觉到自身课程文化的优势和弱点,懂得发扬优势克服弱点;要自觉到旧的课程文化,即传统课程文化是过去的条件下形成的,要使它有益于今天,就必须进行新的现代诠释,使其得到更新和发展;要自觉到我们今天是作为全球的一员而存在,已不可能是封闭孤立的个体,因此,还要审时度势,了解世界文化语境,参与世界课程文化的重组,使自己的课程文化为世界所用,成为世界课程文化新秩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7]有学者则认为,课程文化自觉不可说是“课程的文化自觉”或者“课程文化的自觉”,“自觉”是以人为主体的,人的主体性是界定自觉的前提,离开了人这个根本,就谈不上什么自觉。从课程文化学设立与研究的意义看,课程与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文化自觉,课程文化自觉是实现教育教化功能最直接体现,课程文化自觉为教师和学生人生的健全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课程文化自觉,不是课程理论的自觉,而是人的自觉、人生的自觉。课程文化自觉,包括三个方面:师生的生命自觉、师生的人文自觉以及师生的性向自觉。[8]
  (三)凸显了课程文化自觉的特征分析
  课程文化自觉的实质是课程理性在课程研究和课程实践中的能动表现,是一种理性的课程文化认识论。国内已有研究结合课程文化自觉的本质,分析了课程文化自觉的核心特征。有学者认为,课程理论文化自觉有如下三大表征:一是本土化。课程理论是对课程理性思考的结果,不是凭空产生的,不能脱离本土文化之根,是本土人就本土的问题,以本土的方式基于本土传统文化而自主创造生产与建构的知识体系,这是一种由内到外的课程理论的本土化过程。二是对话。课程理论的文化自觉需要立足本土,充分认识自身的来历、形成过程和价值,但不能坚守其本位主义,不能强求别人“从我之美”,还需要认识国外理论和相关理论的历程与价值,与不同理论展开对话,从差异中寻求共识,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三是和谐共生。每一种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课程理论也没有好坏与优劣之分,只有自身存在的价值不同之别。这就需要课程理论主体自我课程文化认识到自身理论的文化特性和价值,了解其他课程理论与自身的关系,以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和并存及“天下大同”的途径。[9]有学者认为,课程文化自觉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核心特征:一是主体性的课程文化意识。它是指课程本身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本体化的文化形态,赋予课程一种主体的地位,使得课程具有自身的自律性、独特性、自觉性的文化属性。由此,课程本身具有了内在的文化基础、关怀依据、文化使命、旨趣、原则以及评价尺度。二是开放的课程文化胸襟。它是指课程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具有开阔的胸襟和开放的胸怀。由此,课程不再是封闭的、阻滞的,而是一种全球化的、包容性的。三是系统的课程文化结构。它是指课程文化具有整体的文化结构。从课程文化自觉的视角而言,课程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课程文化的变革和课程实践中,必须在整体上把握课程文化的系统性。四是鲜活的课程文化生命。它是指对课程中的教育的生命意义和人的生存状态的充分关怀。体验“生命的深度与理想的高度”是课程文化自觉的终极目标。五是超越的课程文化品质。它是指课程文化自觉中课程文化的先行性、先导性、先进性和理想性的品质。[10]这标志着课程文化自觉视野中的课程文化是一种走在社会和时代前列的、对社会起导向作用的先锋性文化,是一种不为现实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名利所诱惑、困扰和束缚的乌托邦性的“彼岸世界”文化,是一种不盲目地、不无原则地适应社会主流文化的探索性文化。”[11]
  (四)涉足了课程文化自觉的途径探究
  课程文化自觉的基本途径是课程文化自觉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有学者认为,要真正走向课程文化自觉,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借鉴与批判的关系,走基于本土化的自主创新之路。于此,学者提出课程文化自觉的三条基本途径:一是传统课程文化寻根:追寻民族精神之根,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追寻“无我之我”的“诚信”精神之根,还原课程文化的信用效度;追寻生命精神之根,重建学校精神家园;追寻怀疑与批判精神之根,始终高扬理性的文化大旗。二是国际课程文化理解:树立多元认同课程文化意识、理性借鉴外来课程文化、课程目标要体现全球精神、构建全球课程文化新秩序;三是本土课程文化生成:在变革的课程实践中生成本土课程文化、在对自身的反思过程中生成本土课程文化、通过文化互补生成本土课程文化、在突出民族特色中整合本土课程文化。[12]有学者指出,课程文化自觉决非所谓文化精英们的指点江山,更重要的是每一位课程建没者的主动介入,是整个群体的课程文化实践转向。总的来说,课程文化自觉大致有以下四个现实途径:传统课程文化寻根、国际课程文化理解、建构土化特色课程、加强课程文化队伍建设。[13]有学者认为,要从工具自觉到主体地位,从泛科学理性自觉到科学理性,从一般属性自觉到理论建构,从二律背反自觉到必要张力,从隐性表现自觉到显性管理,从价值导引自觉到质性评价,以实现课程文化自觉的建构。[14]有学者从实践层面,提出课程文化自觉的路径: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一是需要在观念层面上准确理解课程本质,二是需要在操作层面上创造性地进行课程运作;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则需要学校积极创设并形成以“探究、合作和平等对话”为基本特征的课程文化。[15]还有学者认为师生要完整实现课程文化自觉,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基于专注与统一,增强课程文化自觉的内力;二是既要旁通又要贯通,搭建课程文化自觉的通衢;三是圆成慧力,实现课程文化自觉的鹄的。[16]
  二、课程文化自觉研究的未来方向
  我国学者在课程文化自觉领域的研究付出了努力并取得了上述四大主要成效,这些成效对于课程理论建设和课程改革实践大有裨益,但审视已有研究成果也不难看出,国内对课程文化自觉的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今后相关研究尚需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一)拓宽课程文化自觉的研究主题
  近十年来,虽然我国学者对课程文化自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其意义、内涵、特征和途径等方面做了努力探索,但尚有许多主题有待拓展与深化。一是对课程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从自在的文化到自觉的文化,是文化发展的一条规律,课程文化发展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课程文化发展中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不断发展的课程实践中创新课程文化;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中创新课程文化;遵循课程发展的一般规律,在现代与后现代课程范式的转换与互动中创新课程文化;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文化交往与文化选择、文化批判与文化兼容、文化积累与文化突变的相互联结相互作用中创新课程文化;遵循教育创新的一般规律,探求课程文化创新的策略。[17]在往后相关研究中,要重视对课程文化发展的这些规律要深入探寻和正确把握。二是对课程文化安全问题的深刻认识。受西方后殖民主义的文化霸权论、后现代主义多元文化论和国内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学者开始把文化作为特定群体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关注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对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和课程内容的变革的影响,文化霸权和文化侵略对课程的文化安全的影响,以及西方文化霸权对课程改革中的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影响。[18]于此,今后相关研究中,我们必须对课程文化安全问题要深刻认识和主动探索。三是对课程文化队伍建设的战略思考。目前,我们的课程文化队伍建设滞后,无论是行政部门,还是校长和教师,整体而言,课程文化意识还比较薄弱。人们更多地从技术理性角度去看待课程改革,孤立地分析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善于从文化层面整体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善于从文化层面提升与推进课程建设,相当程度上处于一种课程文化集体无意识状态。因此,要对他们进行课程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培训,促进他们在面对课程改革时文化价值取向的转变,实现课程文化主体的拓展与延伸。在文化学视野的观照下,对课程理念、课程标准和课程实践进行深入观察与思考,在各自独特的文化层面上沟通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努力培育出一支极具文化敏感性、洞察力和创新精神的文化建设队伍。[19]今后课程文化自觉研究中,课程文化队伍建设这一主题亟待拓展与思考。四是对课程文化创生之路的积极探寻。课程改革必然是一场深刻的文化革命,是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文化环境的反思与重塑,是基于民族文化与社会变革的人的思想自觉与发展。它不排斥任何外来的先进文化,也不盲目照搬任何既成的文化成果;它以深厚的民族文化为背景,却并不简单地提倡文化复古;它是全球化进程中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文化创新。[20]因此,如何积极地推动课程文化的自觉与创新,努力创造新的课程文化又是今后课程文化自觉研究中有待拓展与深化的一大主题。
  (二)致力课程文化自觉的操作策略
  审视我国目前关于课程文化自觉研究,虽然阐述了课程文化自觉的涵义、特征、途径等等,但是其成果基本上属于理论探索阶段,重思辨轻策略,实践操作性明显不足。课程实施和课程改革实践中的文化自觉,日益成为我国课程论研究者共同的价值追求,在操作层面致力于课程文化自觉中实践问题的探索是一种必然趋势。故此,今后相关研究要植根于国内课程改革的大背景,走出“书斋”,走进“田野”,更加关注并解决课程实施与课程改革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各种实际问题,譬如如何遵循课程文化发展的规律进行传统课程文化与现代课程文化、外来课程文化与本土课程文化、主流课程文化与亚课程文化的对接与整合?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有效维护国家课程文化安全?如何在课程改革进程中进行课程文化队伍建设?如何在现代文化境遇下积极推动课程文化的自觉与创新?如何促进课程肩负与完成文化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使命?等等。今后课程文化自觉研究中,要从操作层面致力于这些实践问题的积极探索。
  (三)重视课程文化自觉的实证研究
  从目前国内学者关于课程文化自觉的研究方法来看,理论思辨居多,实证研究较少。大多数研究停留在从文化学的视角对课程文化自觉的价值意蕴、本质、涵义及特征等进行论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缺乏结合。对于课程文化自觉的研究,单纯采用理论思辨的方法势必会造成客观性的缺失,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也是有限的。为了提高研究成效,今后相关研究要拓展研究视野,重视课程文化自觉的实证研究,以做到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有效整合,灵活运用多元的研究方法来支撑课程文化自觉的研究,克服过去在研究方法方面单调化、简单化的倾向。这样,既能深入地探讨课程文化自觉的涵义与特征,深刻地揭示课程文化自觉的本质与规律,又能有效地探寻课程文化自觉的策略与途径,以不断完善课程文化自觉领域研究。
 
参考文献:
[1][4][18]王德如.关于课程文化自觉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2]金志远,周东滨.课程文化研究的课程论意义[J].当代教育科学,2010(11).
[3][9]靳玉乐,罗生全.课程理论的文化自觉[J].教育研究,2008(6).
[5][10]王德如.课程文化自觉:意义、本质及特点[J].教育研究,2007(9).
[6]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55.
[7][14][17]王德如.试论课程文化自觉与创新[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
[8][16]刘启迪.课程文化自觉:师生安身立命之本——课程文化自觉的涵义与策略别论[J].当代教育科学,2008(22).
[11]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87.
[12][19]王德如.课程文化自觉的基本途径[J].课程·教材·教法,2007(10).
[13]张晓东.课程文化自觉:实现课程改革的文化转向[J].当代教育科学,2004(18).
[15]沈建民.走向“自觉”的课程创生[J].教育发展研究,2011(12).
[20]范兆雄.课程文化研究框架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9).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