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资料 > 高校名单 >
教育部公布201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
时间:2014-09-10 12:04来源:教育部网站 作者:教育部 点击:
按照以师德表现、教书育人工作实绩为衡量标准,推选委员会在结合公众投票情况、充分讨论酝酿的基础上,进行了无记名投票,最终产生了10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201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

  一、2014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推选情况

  今年5月开始,教育部继续会同有关中央新闻媒体开展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推荐64名候选人。候选人涵盖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等各方面,在教书育人工作实绩、师德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体现了先进性、时代性、典型性,是全国1476万教师中的杰出代表。 

  7月10日至7月30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候选人简介及选票,教育部门户网站、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开辟专题网页刊登候选人名单及详细事迹,面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投票。在短短20天时间里,有458多万人参加投票,人数是去年的2倍多,64位候选人共获得700多万张选票。按照以师德表现、教书育人工作实绩为衡量标准,推选委员会在结合公众投票情况、充分讨论酝酿的基础上,进行了无记名投票,最终产生了10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二、2014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 

  1.李广(满族),河北省围场县棋盘山学区中心校莫里莫幼儿园教师 

  2.乌兰 (女,蒙古族),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蒙古中学副校长 

  3.仲威平(女),黑龙江省铁力市工农乡中心学校教师 

  4.葛华钦,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 

  5.潘懋元,厦门大学教授 

  6.王祖德,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党总支书记 

  7.陆繁伟,山东省枣庄市共青希望学校校长 

  8.张国伟,西北大学教授 

  9.吕杰(女),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10.陆苏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高级中学教师 

  10名楷模具有广泛代表性。从学校类型看:基础教育6人(其中高中1人、初中1人、小学2人,幼儿园1人、特教1人),高教(不含高职)2人、职业教育2人(中职1人、高职1人),涵盖各级各类教育。从地域分布等看:西部省份4人、中部省份3人、东部省份3人;农村教师3人,少数民族2人。体现了向中西部倾斜、少数民族地区倾斜的原则。从性别和年龄结构看:女教师3人、男教师7人;45岁以下4人、45-60岁4人、60岁以上2人,年龄最大94岁、最小42岁。

扩展阅读一



风雨兼程 追逐爱与梦想

——记2014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群体

  64个名字,64段曲折而闪亮的人生,在每一个教书育人的平凡日子里绽放光华,因为他们是全国1476万名教师的代表,因为他们身处一个实现梦想的黄金时代。 

  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到64位2014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身上。30年尊师重教,爱与梦想成就一批又一批优秀教师。因为爱与梦想,让身处窘境者不曾磨灭希望,让艰难跋涉者信心满怀,让求知路上的艰难险阻都变得轻盈。 

  64个名字,64段曲折而闪亮的人生,在每一个教书育人的平凡日子里绽放光华,因为他们是全国1476万名教师的代表,因为他们身处一个实现梦想的黄金时代。 

  他们爱生如子,倾情付出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蒙古中学副校长乌兰的另一个称呼是“老师妈妈”。2006年春季,一场突如其来的流行性感冒袭来,100多名学生被流感击倒,学校停课,人心惶惶。乌兰深知救治学生、稳定情绪的重要,于是每天早出晚归,泡在医院,一守就是一个星期,家中念小学的孩子和70多岁的老母亲全靠爱人一人照顾。 

  黄海之滨的小镇皮口,辽宁省普兰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刘清华用自己的善良和慈爱守护着“残缺”的梦想。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刘清华就是他们的妈妈:夜间想家,老师轻拍他们入睡;生病了,老师在医院彻夜陪护。 

  “有困难,找朱好人。”这是流传在四川石棉县希望小学师生中的一句话,这个“朱好人”就是从教18年的教师朱胜珍。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她逢年过节总要给学生买衣服、买礼物;学生交不上校服的费用,她就自掏腰包给学生订校服。这一切只因她19岁第一次上讲台时在心里暗暗许下的承诺:做一名好老师。 

  一位教师曾说:“我有两个心房,一个装的是良心,一个装的是爱心。我扪心自问时,问的是良心;我倾情付出时,洒的是爱心。”做个好人,似乎是道德的底线要求,但做一个好老师,却必定要倾注毕生的心血与汗水。 

  心中有爱、以足够的耐心和包容开发每个学生宏大内心世界的安徽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慧敏;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最大限度地唤醒每个学生的自尊和斗志的广西南宁第三中学副校长韦屏山;倾注满腔心血、在民族寄宿制完全中学与2000名师生甘苦与共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藏中校长付海生;将教书育人看作自己的本分和责任的青海师范大学教师高兰;在办公室抽屉里为学生常备应急药品、每学期开学前备好一笔钱随时准备帮家境贫寒的学生垫付费用的新疆巴州若羌县第一小学教师曾江红。他们哪一个不是在数十年教书育人的生涯中,挥洒了青春和深情,目送一批又一批学生成长成才? 

  风雨兼程,他们无怨无悔。 

  山西省万荣县三文初中校长陈红灿从当教师的第一天起,就把自己定位在吃亏上,他说,面对学生,最需掏出心窝子。23年来,当班主任,他专挑最难管的班级;培养教坛新秀,他竭尽全力;面对各种荣誉,他拱手相让;遇到棘手问题,他直面困难。 

  “学生是我这辈子最牵挂的人。”1982年,曾书华放弃了县机关优越的职位,回到家乡——位于湘赣交界的湖南炎陵县沔渡镇中心小学做老师。因为他说,在部队那几年,他脑海中常会闪现课堂上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曾书华是一个有爱、懂爱,也愿意付出爱的人,他帮助过的学生数不清,让他们用一个词来形容曾书华,孩子们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亲人”。 

  他们业务精湛,倾心育人 

  曾几何时,教师与文弱书生的形象紧紧联系在一起,似乎看看书、备备课、写写板书、讲讲课,就是教师的本分。而当我们走进64位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的人生,才恍然发觉,面对困境,他们是那样的无所不能、无往不胜。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哈里哈乡莫里莫幼儿园教师李广就是这样一个“能人”。幼儿园地处塞罕坝下,全村11个居民组分散在方圆20多华里的三条深山沟里,只有一条蜿蜒的村路与山外相连。李广不等不靠,自己动手,肩扛、手搬、小推车推,砌院墙、垒月台、砌台阶、平整院落、硬化活动场地,硬是建成一所花园般的幼儿园。李广既是园长、教师,也是保姆、园林工、清洁工、维修工,他却乐此不疲,因为让山里娃有了自己的乐园是他最快乐的事。 

  风雨兼程,身兼数职,因为总有梦想在前方指引。 

  “如果家里的聋哑孩子不能接受好的教育,这个家就真的没希望了。”靠着这个想法,江苏省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葛华钦创办了南京城郊最早的一所聋哑学校和全国最早的一所“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办学特教学校。2001年,他带领全校27名教师硬是从荒山中开垦出了186亩土地,建起了实验基地,让残障孩子能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接受劳动技能培训。 

  24个春秋,7届高三毕业班,4000余名接受过她免费辅导的高三学子,1200多篇博文,100多万字的心灵寄语,20多万字的专著《心灵的问候》,这一串串数字记录着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教师袁滨渤的“不平凡”。吉林省梨树县双河乡第一中学教师刘振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把枯燥的数学变成“美味”,让那些枯燥的点、线、面、体等各种几何图形、抽象的数学公式及定理,在学生眼中鲜活起来。 

  64位楷模候选人中,很多人都将自己的名字印在曾经艰难却充满希望的岁月—— 

  10年艰苦创业、筹措资金1000万元建设学校、培养出湖北省第一名特教大学生的湖北应城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聂品华。首创委托管理农村薄弱学校、首创成功教育研究、要让每个孩子都相信自己可以取得成功的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校长刘京海。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撸起袖子看苗、脱下鞋子下田,足迹遍布苏、浙、皖、赣等10多个农业主产区的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牵线搭桥、细致入微的最美援疆人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王幸福。课堂永远人满为患的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刘宪权。“正定社区”的网络红人河北省正定中学校长周庆。 

  坚持关爱每一个学生、从难管难教的“男生班”成功“突围”的浙江省舟山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张赛芬。把一所默默无闻的薄弱园变为优质园的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园长余捷。率先尝试与青年教师共同实施教学的广西艺术学院声乐教授龚小平。把幼儿园当成自己家的西藏林芝地区幼儿园园长巴宗。倾心育人的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教师吕新萍。见证了学院从348名学生到2500多名学生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首任院长喻晓玲。爱动脑筋爱琢磨的江西萍乡武功山中职党支部书记王祖德。 

  他们不畏艰险,勇攀高峰 

  不畏艰险,勇攀高峰。64位候选人中有不少是学生眼中的科研“牛人”—— 

  全球最早破译公布鳞翅目害虫小菜蛾基因组、荣获7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的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尤民生;以一身泥土气、鱼腥味换来8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教授朱蓓薇;坚持科研工作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贵阳医学院教授王永林;在田野调查中追寻民族精神传承的柯尔克孜族第一位教授新疆师范大学教授曼拜特·吐尔地;在自己的学科领域第一次开设了“朝鲜古文论”等前沿课程的延边大学朝鲜族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蔡美花…… 

  年逾90高龄的厦门大学教授潘懋元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代宗师,数十年如一日,躬耕教学科研第一线。潘懋元15岁开始任教,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身体力行地告诉学生“欲为学,先做人”。他曾深情地说:“我一生最为欣慰的是,我的名字排在教师的行列里。” 

  酒钢(集团)公司唯一的女焊接高级技师——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吕杰,在钢铁这个行业里,是名副其实的女中豪杰。她负责的焊接实验室建设,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指导培训的学生学员,中级工技能鉴定合格率95%,高级工技能鉴定合格率88%,技师、高级技师技能鉴定合格率65%,其所在的培训班被业内人士称为“劳模班”。 

  年逾古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地质系教授张国伟则把自己的万丈豪情化为一个个坚实的步伐,留给了秦岭的沟沟坎坎。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张国伟便曾带领学生徒步数千公里多次穿越秦岭,凝聚成《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这部秦岭研究的经典论著。张国伟常说:“人生最大价值,莫过于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贡献给祖国与人类。” 

  能做1476万名教师群体的“牛人”代表,有时候靠的就是关键时刻那点追求梦想的“精气神”。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苏万华就是这样的人。1998年,内燃机重点实验室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遭到黄牌警告时,如果苏万华没有在士气低沉时挺身而出,就不会有后来他率领团队成功开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车用柴油机电控单元和电控高压共轨系统。 

  他们耐得清贫,矢志不渝  

  为了爱与梦想,优秀教师的人生清苦而甘甜。 

  黑龙江省铁力市工农乡中小校教师仲威平在小兴安岭南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兰河村做了20多年老师,却只有不足百名弟子。因为在这个偏远的教学点,最多时有十几名学生,最少时只有4名。然而,这些就是仲威平教师生涯的全部。20多个寒来暑往,近10万公里的“送学”路,仲威平无怨无悔。  

  山东枣庄山亭区徐庄镇共青希望学校校长陆繁伟刚到学校时,校园破旧不堪,教室漏雨,陆繁伟主动上阵,带领教师用水泥修补楼顶。一次,站在楼顶边缘刷防水胶时,一不小心从楼顶滑落,伤及肝部,胆囊破裂,连续多日昏迷不醒。从教至今他先后翻越208座山头,到学生家里走访2400多次,写下46本、几十万字的教学日记,用微薄的工资资助学生累计达8万多元。 

  用一生的经历凿一口教书育人深井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五家渠高级中学教师陆苏新,36年的从教生涯中,做了20年班主任、年级主任,从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日,有的只是厚厚的学习笔记和收集的各种资料。 

  因为一个梦想,因为一片爱心,他们义无反顾选择在偏远地区执教—— 

  战胜癌症、以“以爱育爱”的理想坚守在教学一线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校长屈惠华;因小儿麻痹落下终身残疾却为学生搭建起童话王国的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崧厦镇金近小学校长何夏寿;30年,面授本科生、研究生多达3万余人,罹患癌症仍坚守在三尺讲台的南昌大学药学系教授李刚;身患骨髓炎仍充满阳光地站在讲台上的沂蒙山腹地“教师妈妈”山东潍坊临朐县九山镇宋王庄小学教师宋作爱;把留守儿童当成挂心肉的河南省兰考县南彰镇肖庄小学校长李甫花;一次又一次下班级执教、“喜欢自己找麻烦”的湖北省省直机关第二幼儿园教师童彦;从教36年,每年家访次数都在100次以上,坚持每月写一封家校联系信的湖南省汨罗市罗城学校教师聂娃飞;先后放弃了企业优厚的待遇和海南大学的事业编制,投身民办教育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教师邓春晖;从教32年,带过18届高三毕业班的广东珠海市第二中学教师刘坤;主动从科研院所调入高校、历年完成教学工作量为额定教学工作量的一至两倍的海南大学教师周永灿;身患顽疾仍扎根山区,能上课、会管班的招牌教师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第一小学教师张心芸;32年痴心教学改革、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庆大学教师曾孝平;坚持让更多盲孩接受高质量教育、也让较教师活得更有尊严的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校校长李龙梅;30年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完整周末、顽疾缠身仍不忘初心的四川遂宁高升实验小学教师张琼华;把学生的命运看成自己的命运、选择“留下”的特岗教师贵州省普安县高寒山区小学教师陈美荣;未让班上一名学生因贫辍学的“超期服役”大学生志愿者——云南宁蒗县民族中学教师张莉娟;行动育人、做民族教育典范的西藏拉萨市城关区吉崩岗小学校长德央;身患小儿麻痹、29年扎根深山的陕西省宝鸡市陇县火烧寨镇峰山小学校长张存贵;身患多种疾病,28年矢志不渝的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教师周学军…… 

  面对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抉择—— 

  北京市通州区培智学校教师李银环选择用爱心打开智障孩子们的心扉;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中学教师潘维松选择把探索适合山区学生的教学方法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黑龙江省虎林市宝东镇中心小学教师卢元莉选择做一名让父老乡亲放心的好老师;山西省长治市第一职业高中校长张素珍选择在国家化视野中追求她恒久不变的职教梦。(记者 柴葳) 

  《中国教育报》2014年9月9日第1版

扩展阅读二

201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

2014年09月03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一片丹心育桃李 三尺讲台铸师魂

——201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

 

李广:为了山娃快乐成长

  【简介】李广,男,满族,195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棋盘山学区莫里莫幼儿园教师。他几十年扎根偏远山村,将百亩荒山化作能持续创造经济价值的“校山”,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了一所花园式的幼儿园。他让山里娃有了自己的乐园。 

  1977年3月,李广怀揣教育梦想,走上了三尺讲台。38年的教学生涯,由青春年少变成两鬓斑白,他一直坚守在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乡莫里莫村,一个距县城50多公里的偏僻贫穷落后的深山沟里。 

  这里只有一条蜿蜒的村路与山外相连。交通闭塞导致乡村贫穷落后,人人都想离开。而他在这里一干就是38年。 

  2004年,随着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原村小学改办成幼儿园。当时的条件很差,校园破烂不堪,一遇大雨天,沙石遍地。 

  李广以校为家,不等不靠,努力改善山村落后的办学条件。他擅长木工、泥瓦工活,用肩扛、手搬,独自为学校砌围墙、垒月台、砌台阶,平整院落,硬化活动场地。他用自备的工具做橱具,改制桌凳,焊制安全护栏。在没有报酬、没有帮工的条件下,他挤时间、赶进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学校忙碌着…… 

  他对校园进行了设计,循院就势、随高就低,建绿地、植物园、花园、果园。每天天刚一放亮,李广就出现在工地上,饿了就吃一口从家带来的干粮,困了就喝口凉水提提神,头痛了就吃点止痛药。家里人看到他疲惫不堪的样子,都心疼地说:“歇歇吧,你都多大年龄了,不要逞能了。” 

  多年的付出,他终于打造了一所具有山村特色的花园式幼儿园。如今,这里春天绿树成荫,夏天花草飘香,秋天硕果累累,一片生机盎然。 

  办乡村幼儿园,最难的就是没钱。为了改善办学条件,他与村里协商,把100亩荒山划归学校。自己动手植树造林,换成钱补贴校园。从那以后的30多年,他无论寒暑,除草、修枝、打杈,常年管护。 

  可是,这么大的山林,一个人总是忙不过来。他绞尽脑汁,经过几个不眠的夜晚,终于想出一招:跟村里换工。他利用暑期承担村里人口普查任务,放弃早晚和双休日休息时间帮村里整理档案和文稿;而村里出钱雇工,完成30亩山林的刨坑整地和植树。 

  如今,这百亩“校山”成为幼儿园永恒的财富。2007年,他采伐其中一部分树木,收入了3万多元。他把这笔钱全用于翻新校舍、改善饮水设施、焊制安全护栏和添置幼儿休息用床,让孩子们住得舒服、玩得开心。 

  每次外出参观,看到城里的幼儿园玩具特别多,他羡慕得不得了,总觉得愧对园里的孩子们。回来后,他着了魔似的四处搜集各类废旧物品和板材的下脚料,用自己的锛、凿、斧、锯,一边琢磨一边尝试着制作各种玩具、学具。 

  后来,他还发动幼儿跟他一起收集废旧材料,手把手地教孩子们自己制作玩具。几年下来,既节省了大量开支,又开发了孩子的智力。现在,幼儿园室内外,到处可以看到他和孩子们共同制作的精美教具。 

  自办幼儿班起,他一直扮演着园长、教师、保姆以及园林工、清洁工等多重角色。每逢冬季,他早早把学校锅炉生暖,遇到下雪天,把院落的积雪清理干净;夏季中午,他会给孩子熬好绿豆汤,做好可口的小菜。遇到家长农活儿太忙没时间接孩子,他亲自把孩子送到家长面前;遇到孩子生病,他会用自行车带着孩子到十几里外的村卫生所治病。 

  李广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有壮丽的人生——那就是让这些山里娃有了自己的乐园。(本报记者 张婷)

 

乌兰:讲台上的璀璨人生

  【简介】乌兰,女,蒙古族,197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蒙古中学副校长。她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大胆开展了历史法教学,即将历史、语言、语法、民族、耐心五位一体,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1989年毕业于锡林郭勒盟蒙古师范的乌兰,怀着一颗热爱教育的心投身到镶黄旗新宝力嘎苏木学校任教。基层虽苦,但她没有一点怨言。这一干就是5年,她先后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三八红旗手”等。由于工作出色,1993年她被调到镶黄旗职业中学,1998年又被调入镶黄旗蒙古中学。 

  在镶黄旗蒙古中学,乌兰是大家公认的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以修身、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的模范。 

  为了提升学生对蒙语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她大胆开展了“历史法教学”,即用历史、语言、语法、民族、耐心五位一体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民族语言的热情,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比如,她经常把一些历史典故融入蒙语文课文里,或把一些语言形成的过程融入语法里给学生讲,既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又增强了记忆效果,使枯燥的学习增加了趣味性。而随之带来的困难是老师备课任务的加重,因为这样讲课需要老师在熟悉课文的同时,还要把相关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到课文内容里。 

  发扬学生特长、发挥学生特点是她在教学中一贯坚持的原则。她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各类书籍、报刊,并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创办了校报,自己亲自担任主编,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团活动,发表文学作品。她的学生近几年在《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少年报》《中学生作文集》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30多篇作品。 

  她对所教过的每一名学生都有着深厚的感情。2006年春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面积学生流行性感冒,使学校不得不下令停课,防止流感疫情扩散。面对这种情况,乌兰主动向学校请缨,对100多名患流感的学生进行值班守护,早出晚归,一守就是一个星期。家中念小学的孩子和70多岁的老母亲全靠爱人一人照顾,为此,爱人抱怨甚多。乌兰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她耐心地对爱人说:“100多名学生患了流行性感冒,都在住校,我是班主任,如果我不去照看,还算是老师吗?” 

  像这样的事,在乌兰执教的这些年里还有很多。乌兰就是这样,用几十年的行动让大家领悟到了亲情和爱的真谛。她用爱心温暖着、帮助着每一个学生,她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她也因此得到了无数的爱心回报:每当逢年过节,她都会收到大量来自各届学生的祝福与问候。 

  孩子们视乌兰为母亲,在信中说:“老师,感谢您的辛勤培育,您就像我的妈妈一样,关心我、帮助我、教育我,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您给予我的教导和恩惠!”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在她任教的25年里,她多次荣获旗级、盟级、区级、国家级奖励。她编写的初中《蒙古语法手册》在多所中学被采用。但在成绩面前,她并没有满足,更没有停步。无论担任什么职务,她从来没有离开过讲台,一直拼搏在教学一线。每当说起这些,她仅仅是淡淡一笑:“过去的成绩已成为历史,人应该干什么都要干出点样子来……”(本报记者 张婷) 

 

仲威平:教学点里甘守寂寞 

  【简介】仲威平,女,汉族,1966年10月出生,黑龙江省铁力市工农乡中心小学教师。为了不让孩子们失学,她走过了近10万公里的“送学”路,为了教好孩子,她探索出一套“动静搭配”的独特复式教学法。 

  小兴安岭南麓坐落着一个普通的小村——铁力市工农乡兰河村,这里有一名默默无闻的教师,在“一人一校”的状况下,一干就是20多年。20多个寒来暑往,每天上下班近20公里乡村土路,十余名孩子造就了一个甘守寂寞、甘愿奉献,尽心竭力为未来播种希望的人。她的名字叫仲威平。 

  仲威平自1987年参加工作至今,便在黑龙江省铁力市工农乡中心校兰河教学点担任教师。这个偏远的教学点,最多时有十几名学生,最少时只有4名。为了不让孩子们失学,仲威平风雨无阻,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在乡间小路上。20多年来,仲威平走过了近10万公里“送学”路。 

  在这20多年里,不仅是路途的艰辛,还有许多令人担惊受怕的事。她遇到过很多困难,可从来没有向领导提出过任何要求,总是毅然决然地迈出家门。她的信念是:成就一个孩子,造福一个家庭;成就一个家庭,造福整个社会。 

  其实,离仲威平家不到两里地就有小学,20多年里,她有好几次调动机会,可她总是说舍不得这些孩子。 

  由于过度的体力消耗与常年饮食不当,仲威平常常被疾病困扰。由于常年在学校吃午饭,学校一直没有饮用水,她每天都从家里用瓶子带点水,冬天一路上水结成冰,到了学校,冰又化成水,三口干粮两口水,饥一顿、饱一顿,她得了很重的胃病和风湿病。 

  2003年,仲威平患病须手术治疗。如果做手术,一休息就要一两个月,为了不扔下孩子们,疼痛严重时,仲威平就一边打点滴一边上课。孩子们放假了她才去做手术。 

  仲威平的母亲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和心脏病,2007年夏天的一个早晨,老人对女儿说:“今天你别上班了,在家陪陪我,我好不舒服。”但为了不影响学生上课,她还是没舍得请假。俗话说,自古忠孝难两全。当上到第二节课时,仲威平得知母亲病逝的消息,失声痛哭,她骑上车疯了一样赶回家中…… 

  为了兰河村的孩子,仲威平没有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儿子,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更多地去陪伴他,结果儿子因几分之差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只读了电大。而仲老师的爱人和儿子却一直理解她,默默地支持她。 

  仲威平用无私的奉献赢得了各级组织的表彰和奖励,多次被评为铁力市优秀教师,伊春市劳动模范、黑龙江省优秀班主任、省乡村教师奖、感动铁力感动伊春年度人物;200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获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省五一巾帼奖;获得全国五一巾帼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荣誉称号,并作为黑龙江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做了演讲报告;2013年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 

  她一直不放弃对贫困、单亲、留守儿童的关爱,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6月,成立了以仲威平名字命名的爱心工作站,工作站的办站宗旨是:凝聚社会爱心力量,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关心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关注农村贫困、单亲、残疾儿童的生活救助,实施爱心传递。 

  按照一般情况,有着20多年教龄的仲威平应该是“弟子三千,桃李天下”,但从兰河毕业的学生迄今不足百人,这就是她事业的全部,是她多年付出的宝贵回报。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本报记者 万玉凤) 

 

葛华钦:醉心特教无怨无悔 

  【简介】葛华钦,男,汉族,1954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1986年创办聋哑学校,28年来,他把单一的聋哑教育学校发展成了集听障教育、智障教育、康复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特殊教育学校。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创建于1986年,原名“溧水县聋哑学校”,起初只有18名聋哑孩子、3名教师。这是当时南京郊县最早的一家。 

  1997年,学校迁往县城,成为集听障教育、智障教育、康复教育于一体的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这还是南京郊县最早的一家。 

  2001年,学校开垦荒山800亩,开展残疾人生产自救,建成溧水特校实验基地,这在全省是最早的一家。 

  2008年,学校创办农业职业中专,形成“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办学模式,现有27名残障毕业生在此就业,这在全国是最早的一家。 

  2014年,学校基地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这是目前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中最大的一家。 

  …… 

  葛华钦,年届六十,清秀儒雅,有浓厚的悲悯和大爱情怀,似为特教而生而活。他是溧水特教事业的开拓者,是特教战线耕耘不辍的“老黄牛”。他带领溧水特教人用信仰书写了溧水特校的一部辉煌发展史,用大爱创造了残疾人头顶的一片蓝天。 

  “每个聋哑孩子的家庭都是一部悲情史。”葛华钦说,“如果家里的聋哑孩子不能接受好教育,这个家就真的没希望了。” 

  在一般人眼里,对那些残疾孩子,似乎没有必要那么当真,有饭吃、不出事就行。“特校也是学校,要像模像样搞教学,要讲成绩,要讲质量,要对学生负责。”葛华钦说,“孩子们生理上有残缺,但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完整的。”  

  2000年,一封来自聋哑毕业生的信触动了葛华钦的心。这群孩子虽然合格毕业,但由于社会抱有偏见和歧视,他们很难找到工作,很难自食其力。葛华钦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果能通过教育培训让他们实现自食其力,生活有着落,就等于拯救了他们一家子。”葛华钦说,“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办学思维,自加压力,为残疾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2001年2月,他向当地政府申请划拨(或租赁)溧水县城南郊的300亩荒山作为教育培训就业基地。那里,乱石林立,坟茔遍布,杂草丛生,不见人烟,方圆两公里连个可供避风躲雨的屋棚都没有。在这里,葛华钦和他的同事们要用双手开创残障孩子的美好未来。 

  13年过去了,包括租赁土地,基地已发展到如今的800多亩,建有3个园(牡丹、葡萄、盆景)、4个区(水产养殖、苗木繁殖、果鸡放养、无公害蔬菜)、花卉超市、蔬菜大棚及苗木基地,还建有2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玻璃温室。这里的学生是幸运的,在接受9年义务教育后,还能在基地再延长3年,重点加强种植和养殖技术学习,完成12年教育;学校还增设了听障学生职业中专,主修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开设“种植”和“养殖”两类课程,填补了南京市特教领域农业职业教育的空白。 

  28年路漫漫,葛华钦怀抱对特教事业的忠诚、对残疾孩子的真爱,无怨无悔地行走在特殊教育第一线,把特教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立业先立德,德之芬芳才有业之茂盛,人们敬佩他的“业”,更敬重他的“德”。 

  “没有什么,我只是做了我应当做的事。”面对一次次荣誉加身,葛华钦对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全体同仁的无私付出满怀感激,他说得最多也最朴素的一句话是:“谢谢,谢谢关心!”(本报记者 万玉凤)

 

潘懋元:人不下鞍马不停蹄

  【简介】潘懋元,男,汉族,1920年9月20日出生,中共党员,厦门大学教授。他15岁开始从教,在他近80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中,接受过他的恩泽的学生不计其数。他创建高等教育学科,全国主要高等教育研究单位几乎都有他的学生,将他的教育和办学思想付诸实践。

  潘懋元15岁开始从教,至今已79年,执教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其中担任过小学校长、中学教务主任、大学教务处长、大学副校长。他倾其一生奉献给学生,为中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曾说,“我一生最为欣慰的是,我的名字排在教师的行列里”,“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 

  在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数十年间,潘懋元始终坚持“高等教育研究要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理念,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之需,站在时代的前沿,紧扣时代的脉搏,做时代的先锋。潘懋元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敏锐地感觉到“不能把大学生当成小学生一样来教育”,倡议建立高等教育学新学科,以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提高,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专门人才。 

  1978年,潘懋元在发表的论文中提出,“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不仅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的特殊问题,对于丰富整个教育科学的研究内容,促进整个教育科学的发展与提高,也具有深刻的意义”,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序幕。 

  1983年,潘懋元出版了《高等教育学讲座》,为第一本《高等教育学》的诞生和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不懈的努力,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于1984年出版,标志着一门新学科的诞生,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将高等教育学列为二级学科。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倡建者和奠基人,潘懋元先生一方面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建立奔走,在他所工作的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亲力亲为。与此同时,他把学术眼光投向全国,从全国的大局和学科发展的大局来谋划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积极推动和鼓励其他大学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开展高等教育学研究和学科建设。 

  1986年,厦门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点之后,潘懋元关注全国高等教育学和机构的建设、发展,并积极谋划和推动其他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点的建设。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教育学科内博士学位点建设竞争异常激烈,潘懋元凭借他个人的学术影响力和智慧,有效促成了全国最早的4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点的建立,并积极为它们创设良好的学科发展的平台和空间。 

  在多年的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潘懋元还探索了一套适合研究生培养的“学习—研究—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法。除了重视学生课程学习外,还强调博士生的学术活动、论文写作和思想修养。他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让学生在其中深受熏陶。他积极鼓励学生在学术例会上做学术报告和参加学术讨论,还支持他们在校内开讲座。同时,他与校外学术组织联系,让学生撰写有—定质量的论文去参加校外学术会议。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活跃了学术思想,扩大了学术视野。 

  在厦大教育研究院每个学生眼中,潘懋元不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还是自己做人的航标和榜样。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导师对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具体帮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方向上的指引、方法上的点拨及人格上的影响。”他一直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告诉学生“欲为学,先做人”。(本报记者 王强) 

 

王祖德:农村职校谱写青春

  【简介】王祖德,男,汉族,1972年5月出生,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党总支书记。从事农村中职教育17年来,他凭着对农村中职教育的一片忠诚和对山区学子的眷眷亲情,谱写出农村中职教育壮丽的诗篇。

  王祖德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农村中职这片养育他的热土。他常常告诫学生,就读中职学校也同样需要艰辛付出,没有刻苦的钻研和不懈的追求就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工作中他废寝忘食,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绝大部分节假日也都用在教学与研究中。十几年来,他放弃了外出发展的好机会,执着而辛勤地耕耘在农村职业教育这片土地上。 

  王祖德真诚对待每个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他的眼里没有差生概念,他认为学生不能以好坏区分,只是爱好和特长不同。他以广阔的视野、先进的理念、灵活的方法,指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和疑惑,带给学生学习的动力、鲜活的知识和成才的本领,使学生自信、自立、成功成才。  

  他教育理论功底扎实,善于创造性地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的教诲,像甘泉、像雨露,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大家送给他一个亲切的绰号——“王琢磨”,这饱含着人们对他渊博的知识和不懈探索精神的敬佩之情。 

  曾经有老师向王祖德诉苦:学生德育工作真是烦人,有些事理吧,昨天才找学生谈过话,今天又重犯……王祖德何尝没有这种苦恼?俗话说“久病成医”,办法总比困难多! 

  王祖德提出了“建立学生德育银行”模式。学校为每名学生建立一个“德育银行”,准备了两张“信用卡”,以100分为准入“存款”,一张“明卡”张贴于教室墙壁上,上面“纸墨笔载”其德育银行的借支收入,一张“暗卡”在学校网站“德育银行”平台上,学生、家长可以随时通过输入自己的账号密码进行查询。 

  王祖德说:“制度可以管住人,但不能感化人。学生不是任人摆布的木偶,管理怎能一刀切?只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德育工作,才能春风化雨,润及学生的心田啊!” 

  连续1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连续10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成绩出色,王祖德对教育工作研究由自发逐步走向自觉,由零星的经验总结走向独具特色的理论升华。他研究出了学校教育工作“四五三实施策略”,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为丰富校园生活,王祖德率先在班上成立了业余篮球队、武术队、围棋兴趣小组等,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秋高气爽的金秋时节,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春暖花开之时,带领学生前往风景名胜区踏青,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瑰异……寓教于乐,润物无声。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和见习实践,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愉快了,抱怨厌学的苗头消失了。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使王祖德深深体会到,要培养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不仅身体健康,更要精神健康。 

  “一枝独秀不是春,姹紫嫣红春满园。”在王祖德感人事迹的感召下,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育人故事,浓浓的师生情让青春在爱的阳光下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本报记者 余闯)

 

陆繁伟:山区教育“领跑人” 

  【简介】陆繁伟,男,汉族,197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枣庄市共青希望学校校长。23个春夏秋冬、翻越208座山头、2400次家访、46本教学日记、8.2万元捐款,陆繁伟在贫穷的山沟沟里给孩子们营造了知识的暖房。 

  办学条件差、教师队伍老化、学生流失多、留守儿童管理困难等问题,往往是山区农村教育的真实写照。偏居沂蒙山区一隅的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亦不例外。 

  然而,在这里,却有这样一位小学校长,他23年如一日,从教师到校长,用踏踏实实的行动,一步步破解着这一道道教育难题。这些年来,他先后翻越208座山头,到学生家里走访2400多次,写下了46本几十万字的教学日记,用微薄的工资资助学生,累计8.2万多元。 

  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徐庄镇枣庄共青希望学校校长陆繁伟。 

  1988年,陆繁伟因身体原因无缘高考。求学梦破碎了,他却有了一个更强烈的愿望:在本村当一名民办教师,尽自己所能让山区孩子都能读上书,并能读好书! 

  求知若渴的陆繁伟勤学好问,请人辅导,不断练习备课授课。经过不懈努力,1989年他以民办教师身份考入枣庄师范学校。也就是从那一天起,他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誓言:把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把教书育人当成崇高追求。 

  从教23年来,陆繁伟虚心学习教育知识,不断钻研教学教法。为了给自己充电,他通过自学进修拿到了专科、本科文凭,参加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为了教好孩子,他多次牺牲休息时间,到枣庄、临沂、莱芜等地拜名师,求帮助。 

  2009年,陆繁伟来到枣庄市共青希望学校担任校长。当时,校园破旧不堪、杂草丛生,教学楼漏雨,教学质量下滑,大量学生流失。 

  陆繁伟首先从改变教学楼做起。为节约成本,陆繁伟带领着教职工干了起来,他本人承担最重也是最危险的提升防水胶任务。一次,站在楼顶边缘提升防水胶时,陆繁伟一不小心从楼顶掉了下去,伤及肝部,胆囊破裂。 

  为了省钱,陆繁伟没有去公立医院就诊,而是到一家私人诊所摘除胆囊、修复肝脏。“由于医疗条件较差,他连续多天昏迷不醒,差点丢了性命。后经转院治疗,1个多月后才转危为安。”想起这些,他的妻子李秀英至今心有余悸。 

  陆繁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动学生到山上找奇石、挖树根,举办兴趣小组。学校进而开设了彩泥画特色课程,组织诸如“红领巾小社团”、“规划小社团”、“科技小社团”等。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同,原来流失的学生也都重新返回了校园。 

  徐庄镇作为沂蒙山区的贫困乡镇,外出务工经商的村民较多,造就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为了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陆繁伟充分发挥镇驻地学校的作用,探索出一条建设乡村少年宫、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中管理的新路子——以枣庄市共青希望学校为依托,创建徐庄镇乡村少年宫,对全镇留守儿童进行集中管理。 

  陆繁伟依托本校条件,建起一所功能比较齐全的少年宫,开设了电子琴、书法、二胡、笛子、象棋、国画和舞蹈等功能室,并在全镇优秀教师中招募了22名辅导员充当志愿者。陆繁伟又发动全镇12所完小成立留守儿童关爱站,建立健全镇域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对于陆繁伟,山亭区教育局局长高玉龙评价说:“他特别热爱教育,擅长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难题,他是山区教育的‘领跑人’。”(本报记者 余闯)

 

张国伟:教学科研相得益彰

  【简介】张国伟,男,汉族,193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西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始终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并在科研领域勇攀高峰。曾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

  50多年来,张国伟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先后承担了构造地质学等8门课程的教学。每一次上课都精心准备,每一年都有新的内容。他的课生动幽默,信息量大,为了能够听他的课,学生都争着抢占好座位。尤其是他的报告和讲座,总是场场爆满。 

  张国伟在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上花费了大量心血。他说,导师应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与道德素质。张国伟指导培养的学生,很多已成为单位学术领导、学术带头人、杰青、长江学者等。 

  野外考察实习是地质学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张国伟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习中他坚持与学生一道东奔西走,同吃同住。学生出野外实习,往往嫌苦嫌累,不愿多待,但与张国伟一起外出的学生从来不叫苦叫累,主动要求延长时间,多承担任务。学生说:“张老师在野外比我们年轻人走得都多都快。”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2010年张国伟因为长期超负荷工作而生病住院,但是在住院期间,他脑子里想的还都是教学和科研工作,学生们看到病床上到处堆的都是文件和资料。他还记着吩咐出野外的带队老师如何安排行程路线,注意事项是什么,要保证学生们的安全等。 

  在科研领域,张国伟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上世纪60年代早期,张国伟一毕业就开始涉足秦岭造山带的研究。10年间,他带领学生前后多次穿越秦岭,其中数千公里完全是徒步。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秦岭的沟沟岔岔。无怪乎,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张国伟具有准确无误说出某某地质现象在哪条沟、拐几道弯的一棵核桃树下的本事。 

  几十年间,张国伟参与的“富铁会战”研究、“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演化及其成矿背景(1992-1997)”研究等,多次引发学界轰动。他倾心多年的研究成果《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已成为秦岭研究的一部经典巨著。 

  他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出版著作7部和中英文版《秦岭造山带岩石圈三维结构图丛》各1套(包括合作),主编各类构造图件20多幅,完成研究报告20余份。 

  目前,张国伟正协同主持负责“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战略咨询研究项目,带领全国十余所院校研究单位和杰青为主组成的研究人员进行我国大陆构造战略发展研讨。 

  张国伟不仅对学生培养极其负责,也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他一方面在教学和科研中给年轻人压担子,使其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另一方面,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青年教师走向成熟。他认为高校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作为教师必须要搞好教学,做有素质有学问的合格教师;而另一方面,要教好学必须要有好的学问,这就必须要进行科学研究,以研究成果提高充实、搞活教学。 

  有的青年教师会抱怨自己的工作任务重,但一看到张国伟的工作量时,都会感叹他就是自己心中的高山与大海。他超常的工作量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这么多的工作和事情,一个70多岁的老人是如何撑得起的,又哪来这么多的时间?答案是他从来不分节假日和周末,工作挤去他的休息时间。这正应了他的一句名言:“人生最大价值,莫过于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贡献给祖国与人类!”(本报见习记者 唐琪)

 

吕杰:焊接技师育人高手

  【简介】吕杰,女,汉族,1972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她熟练掌握了手工电弧焊等多项技术。她所带的培训班被业内称为“劳模班”。她为企业解决过无数的焊接难题。曾获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全国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作为酒钢(集团)公司目前唯一的女焊接高级技师,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吕杰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她多次代表甘肃省在各类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2004年甘肃青工技术比武中,她取得个人第一名,并荣获“甘肃省杰出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称号;之后她还获得过“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这缘于吕杰注重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她熟练掌握手工电弧焊、埋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多项技术,先后考取了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证书、焊工技师证书、焊工高级技师证书。 

  她带领大家取得多项教学改革成果。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构建了“职业引导、行业平台、工学结合、三岗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 

  吕杰主要承担焊接专业“焊接生产实习”、“焊工工艺”等课程的教学,实验实习的指导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编写工作。近5年来,完成4500课时,参与培养人才3500人次,她还承担了《焊接实训大纲》、《焊接技师精品课》、《焊接技术》等校本教材编写工作,制作了氩弧焊课件、二氧化碳气保焊课件、埋弧焊课件等。 

  她负责焊接检验室的建设,使实验开出率达90%以上,并承担了焊接检验、射线探伤检验等任务,为焊接技术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她先后主持“双丝埋弧焊在风电行业的推广与应用”、“等离子切割试板定位先进操作法”等科研项目,通过酒泉钢铁集团公司验收,参与甘肃冶金技师学院技师精品课的开发。 

  她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焊接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法:“一个中心,两个抓手,三个重视,四个环节”,即以焊缝质量合格为中心,一手抓体能训练,一手抓心理辅导。同时重视发现学员技术特长并总结推广、重视有针对性地在培训过程中因材施教、重视“焊接文化”在枯燥技能训练过程中的艺术感染过程,规范工艺讲解环节、完美表演示范环节、加强巡回指导环节、总结教学反馈环节。 

  近3年来,吕杰指导培训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326人,学员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项目近1000项,学员持证率100%,项目合格率98%,均满足《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要求。指导培训学生学员近400人,其中中级工技能鉴定合格率95%,高级工技能鉴定合格率88%,技师、高级技师技能鉴定合格率65%。选拔并指导省级、国家级焊接比武大赛人员20余人,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其所在的培训班被业内人士称为“劳模班”。 

  吕杰说,没有师傅教、领导带、众人扶、亲人帮,自己将一事无成。如果没有酒钢这片热土、没有甘肃冶金高级技术学院这片天地,也不会有她这棵小草。在诸多荣誉面前,她感受到更多的是感恩和责任。 

  多年来,她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不断有单位和企业前来联系寻求技术支持。她为酒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周边企业解决了无数的技术难题。自任教以来,每天都能在弥漫着焊接烟尘的实训车间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她在平凡的岗位上,精心耕耘,无私奉献。她觉得自己既是快乐的园丁,又像一朵盛开的幽莲,把芳香弥散开去……(本报见习记者 唐琪) 

 

陆苏新:潜心教研执着课改

  【简介】陆苏新,男,汉族,1960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五家渠高级中学教师、特级教师。在28年的高中教学中,他坚持精心备课,不断改进教法,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兵团师德标兵、全国农垦系统优秀教师等荣誉。 

  他犹如一阵春风,扑面而来的是“真诚、宽容、睿智、进取、可信”;他那高尚的师德、精湛的学识,不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更为他铺就了辉煌的底色。36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担任班主任、年级主任等工作20年,担任学校教务主任、教研室主任等职16年,任高级教师16年。他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五家渠高级中学教师陆苏新。 

  1978年7月,陆苏新高中毕业,正好赶上从初中开始开设英语课,通过考试他以排名第二的好成绩被录用,留校任教。后来,新湖南山煤矿筹建初中却一直没有人去,他便主动要求到新湖最艰苦的山区煤矿去教学。 

  学校教师不足,他一个人担任了初中三个年级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的教学工作,每天上8节课,白天上课,晚上备课,每天休息不到6个小时。就这样,他在少数民族地区煤矿一干就是5年,直到煤矿破产,他才被调离到团场学校任教。这5年多的时间里,他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孩子们,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上山挖贝母,为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在实践中教给学生生活的本领,在活动中教会学生学习,用心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 

  在他的教导下,每年都有一到两名学生在地区高中升学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使得山区煤矿的孩子们都顺利地考上了高中,无一人留下,其中还有30%是当地的哈萨克族孩子。矿上的家长都说组织上给他们派来了一个好老师,山下的人都说,山沟里真的飞出了“金凤凰”。 

  作为班主任,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早晨他都第一个到校,又最后一个离开。学生生活有困难,他便拿出自己积攒的钱为孩子们救急。他班上有名学生患上了白血病,他主动捐款,平凡之处,师生情深。 

  他被调入学校教研室担任主任职务后,常常挑灯夜战,上网查找资料,直至黎明。他撰写的论文发表在《伊犁教育学院学报》上,并获一等奖。他带领学校数学课题组22人经过3年的潜心研究,成果得到了全国数学界著名专家的肯定。目前,他主持的3个全国教育科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课题也已结题,均获全国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已承担国家级课题6个、省级课题8个、校级课题50多个。 

  作为教研员,他年年都要听课120多节。他始终坚持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为中 心,使教研真正为教学服务。2007年5月以来,学校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重担又压到了他的肩上,他先后为学校教师开办课改培训讲座累计100多小时,编写学校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16个,印刷出版《高中新课程文件汇编》等达几百万字。2008年10月,又代表六师参加兵团高中课改检查工作,得到兵团高中课改办的好评,学校被自治区评为课改先进学校。 

  他把事业看作是一种过程,一种追求,每天的点滴学习,每日些微浸润,日积月累,正不断壮大其生命的容量,在精神生命的追求中创造着自己,也创造着别人。他始终相信:收获属于勇于锤炼自我、突破自我、努力耕耘的人。(本报记者 宋伟涛)

  《中国教育报》2014年9月3日第2-3版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