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政策法规 > 教育部文件 >
高等学校科技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要点
时间:2014-10-22 16:00来源:教育部网站 作者: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点击:
指标体系采用立体化架构、二维分类方式,提供了百余个具体指标,涵盖创新质量、服务贡献、科教结合、创新文化等要点,导向明确,内容具体,系统完整,各有侧重,可供各单位在改革实践中使用借鉴参考。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关于发布《高等学校科技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要点》的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教技〔2013〕3号)精神,增强分类评价和同行评价的可操作性,根据部领导指示,我委组织专家组深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高等学校科技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要点》(以下简称指标体系),现予发布。
  指标体系采用立体化架构、二维分类方式,提供了百余个具体指标,涵盖创新质量、服务贡献、科教结合、创新文化等要点,导向明确,内容具体,系统完整,各有侧重,可供各单位在改革实践中使用借鉴参考。
  指标体系对科技人员、创新团队、创新平台、科技项目等对象进行了分类。在评价实践中,要根据同一类对象的岗位、类型、特色,选择抽取相应的指标要点,组合形成分类指标体系,实施分类评价。
  在指标体系执行使用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径向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反馈。
  联系人:吴伟
  电 话:010-66096943
  邮 箱:kjw6943@moe.edu.cn
  附件: 高等学校科技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要点.doc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4年7月25日
附件:
高等学校科技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要点
表1  高校科技人员评价要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要点
师德学风 师德师风 敬业爱生,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做学生良师益友。
教书育人,教学相长,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人师表,自尊自律,清廉从教,以身作则,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
科研诚信 严谨治学,诚实守信,力戒浮躁,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
追求卓越,勇于探索,挑战未知,以探究新现象、发现新知识、创造新应用为使命。
服务社会,传播优秀文化,普及科学知识,自觉承担社会义务,积极提供专业服务。
创新质量 代表性成果 发现新现象,提出新理论、新概念,具有开创性意义或影响,发表代表性论文或在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
设计新的实验方法或技术,有效改进研究质量或效率,得到使用或验证,对发展科研手段或方法做出贡献。
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中取得新技术、新产品,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潜在经济效益。
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理论、思路、观点或方法,发表理论文章或形成咨询报告。
基于研究成果出版学术著作、工具书,制定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
自主研发科学仪器设备,或拓展现有仪器设备功能和用途,具有明显的科学意义和使用价值。
系统归纳整理基本科学数据、资料和信息,具有权威性、完整性、科学性,为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提供支撑。
学术影响力 代表性工作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或引领学科发展方向,对他人研究工作的产生贡献和影响。
在国内外学术组织任职或担任重要学术期刊主编、副主编、编委。
代表性工作为行业科技进步、产业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或做出实际贡献,技术或产品在用户、市场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
担任国家科技计划高层专家,担任行业、企业或区域的领域专家、技术专家或科技顾问。
战略研究工作得到实际应用和用户的肯定,担任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咨询专家,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影响。
工具书、行业标准、科学数据得到广泛应用,在基础性工作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服务贡献 成果转化和推广 承担并完成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研、开发任务,实现合同约定目标,取得合同经费收入。
从事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或产业化,满足用户或市场需求,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工作,得到服务对象普遍认可。
服务决策 承担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战略研究任务,完成研究报告,对决策和管理产生积极作用。
参与重大决策、重大项目论证咨询,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获采纳。
科学普及 基于科研工作创作科普作品,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
基于科研积累举办科普展览或开设科普讲座,取得显著效果和良好社会反响。
试验技能 钻研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和开发,为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得到服务对象认可和好评。
熟练使用大型、公用仪器设备,面向企事业单位需求,提供高水平专业化社会服务。
科教结合 服务教学改革 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课堂教学内容和案例,编写特色教案,出版优质教材。
指导本科生、研究生从事创新性研究工作,获得科学技术成果,发表学术论文或申请发明专利。
支撑人才培养 吸纳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或承担科技辅助性工作,接受科学研究训练,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通过参与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社会服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表2  高校创新团队评价要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要点
创新质量 重大成果产出 聚焦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围绕重要科学问题持续深入开展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或重要进展,受到国际同行关注。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的科技问题,自主创新获得重大成果或取得重大突破,具有应用前景和潜在经济社会效益。
针对行业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完成重大工程应用或取得系列自主知识产权。
出版高水平学术著作、工具书,编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自主开发新型仪器设备。
学术声誉 具有原创性、开创性学术贡献,对本领域、本学科发展起到引领辐射作用,具有国内外学术声誉和广泛学术影响力。
研究工作对产业核心、共性、关键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或提供有力支撑,在相关产业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团队成员在学术组织、学术期刊任职,在重要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
团队成员在科技计划、规划等重要专家机构、产业技术联盟咨询机构等任职。
服务贡献 成果转化和推广 持续承担并完成企事业单位委托任务,达到合同约定目标,实现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持续获得委托科研经费。
积极从事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或产业化,满足市场需求,产生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长期从事基础科学数据、资料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具有权威性、系统性、科学性,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或仪器装备资源开放共享。
决策服务 承担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重大战略研究任务,完成研究报告,对决策和管理产生积极作用。
参与重大决策、重大项目论证咨询,以团队名义提出建设性建议获采纳。
参与国家、区域或行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
科学普及 基于团队科研工作创作科普作品,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
基于团队科研积累举办科普展览,开设科普讲座,取得显著效果和良好社会反响。
具有基于团队科研发现持续、稳定地开展科普工作的组织制度和激励机制。
试验技能 团队有专职技术人员,钻研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和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得到广泛认可和好评。
团队开放大型、公用仪器设备,面向社会需求提供高水平专业化服务。
科教结合 支撑教学改革 积极将团队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案例,编写特色教案,出版优质教材。
具有推进科教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稳定机制和制度安排。
支撑人才培养 吸纳指导本科生参与团队科学研究或承担辅助性工作,加强科研训练,培养科学精神。
紧密依托团队科研工作培养研究生,指导研究生开展前沿性研究工作,注重科研诚信和优良学风的养成。
为行业产业培训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人员,并取得持续显著效果。
团队机制 领军人才 带头人学术造诣高深、组织能力卓越,对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有敏锐的判断力和把握能力。
团队骨干人才是本领域有影响的学者,学术思想活跃,研究成果显著。
团队成员岗位结构、年龄结构合理,青年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卓有成效。
合作机制 长期合作基础上自然形成,学术自由和团队目标有机融合,学术氛围浓厚。
仪器开放、资源共享制度完善,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有实质性、可持续的国际合作伙伴。
创新文化 团队追求卓越,勇于探索,挑战未知,以探究新现象、发现新知识、创造新应用为使命。
具有质量与贡献导向的内部评价机制,具备宽松民主、潜心研究的学术环境,注重学风建设。
开展高水平、实质性的国内外学术交流,积极承办国际性、地区性、全国性学术会议。
 
表3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机构、基地)评价要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要点
创新质量 重大成果产出 聚焦国际科技发展前沿,有重大原始创新科研成果产生,取得重大突破或重要进展,学术贡献国际公认。
应对国家重大需求,产生重大技术突破,达到了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有效支撑行业转型升级或产业结构调整。
针对行业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协同创新,完成重大工程应用或取得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潜在经济效益。
出版高水平学术著作、工具书,搜集整理重要科技基础资源,自主开发新型仪器设备。
产出了一批重要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技术服务、辐射效果显著。
学术影响力 对所在领域和学科的发展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具有重要学术地位和广泛学术影响力,学术交流频繁,国内外同行普遍认可。
对产业核心共性技术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在相关领域的科技计划中,具有策划、组织、实施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力。
平台成员在重要学术组织、期刊任职,在重要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高层专家组织。
平台成员在重要专家机构、产业技术联盟任职。
服务贡献 成果转化和
推广
持续承担并完成企事业单位委托任务,达到合同约定目标,实现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积极从事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或产业化,满足市场需求,产生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长期从事基础科学数据、资料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具有权威性、系统性、科学性,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和仪器装备资源开放共享。
决策服务 承担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重大战略研究任务,完成研究报告,对决策和管理产生积极作用。
参与重大决策、重大项目论证咨询,以平台名义提出建设性建议获采纳。
参与行业规划战略研究制定。
科学普及 基于平台科研工作创作科普作品,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
基于平台科研积累举办科普展览或开设科普讲座,取得显著效果和良好社会反响。
具有持续、稳定地开展科普工作的良好机制和制度安排。
试验技能 平台有专职技术人员,钻研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和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得到广泛认可和好评。
平台开放大型、公用仪器设备,面向社会需求提供高水平专业化服务。
具备自行研制、改造仪器设备、发明实验技术手段的能力。
科教结合 支撑学科建设 通过有组织创新,开辟新的学科方向或拓展原有方向的边界和内涵,支撑学科持续发展。
积极将团队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案例,编写特色教案,出版优质教材。
具有推进科教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稳定机制和制度安排。
支撑人才培养 向本科生开放,吸纳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或工程化开发、社会服务工作,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紧密依托平台科研工作培养研究生,指导研究生开展前沿性研究工作,注重科研诚信和优良学风养成。
为行业产业培训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和咨询人员,并取得持续显著效果。
人才队伍 领军人才 平台负责人是本领域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宽阔的胸怀,有充分的时间在实验室工作,在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各个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是本领域有影响的学者,对本领域的科学现状和发展有深刻理解,学术思想活跃,研究成果显著。
骨干人才 平台骨干人才是本领域有影响的学者,学术思想活跃,研究成果显著。40岁以下的研究骨干承担重要科研任务并取得明显研究成果。
聚集和稳定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具有引进和培养优秀青年人才的政策措施。
保有一定数量的访问学者,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到平台开展博士后研究。
试验技能人才 具有专业化的技术实验人才队伍,并为他们提供成长发展的空间。
管理运行 机构制度 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同领域高水平专家组成,运行规范,对平台发展方向具有实质性引领作用。
平台规章制度健全,执行到位,日常管理科学有序,内部考核评价制度科学合理。
研究资料、仪器设备和科研用房管理规范有序,国内外开放共享机制运行良好。
专职管理或服务人员精干高效。
创新文化 平台追求卓越,勇于探索,挑战未知,以探究新现象、发现新知识、创造新应用为使命。
具备宽松民主、潜心研究的学术环境,注重学风建设。
开展高水平、实质性的国内外学术交流,积极承办国际性、地区性、全国性学术会议。
 
 
表4  高校科技项目评价要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要点
目标意义 科学前沿 聚焦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具有重大科学意义与较大国际影响力。
符合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或通过同行专家评议或评议结果反映出强烈的非共识。
具有原始创新意义,有望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引领学科发展方向。
战略需求 服务国家行业产业发展的重点规划。
针对行业产业核心共性技术需求,技术路线清晰,方案明确,系统性强,具有突破的可行性。
基础资源 聚焦学术发展或社会进步需求,积累、整理基本科学数据、资料和信息,有望提供专业优质公共服务。
具有重要的开放共享,科学普及和文化传承创新意义。
创新质量 重大成果产出 聚焦重大科技问题和重大战略需求,取得重大突破和重要进展。
代表性成果 在高水平期刊发表代表性论文。
获授权专利,专利已实施或具有重要的潜在经济价值。
出版高水平著作、工具书、编写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等,自主研发仪器设备,创新方法。
学术影响力 研究发现对未来科学和新兴技术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公益性作用。
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关注,并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
成果转化 成果产业化和推广 积极开展技术转移和推广,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撑行业、产业转型升级,产生实际效果。
主动对接企业研发需求,推动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
决策服务 研究成果转化为决策咨询报告,为政府科学决策产生重要支撑作用
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报告和行业产业发展报告,对行业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研究成果转化为科学技术发展前沿报告,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预测产生重要影响。
科学普及 注重创新成果向公众实时传播,扩大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利用各种渠道将研究发现转化为科普资源,效果显著。
科教结合 转化教育教学资源 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取得标志性效果。
依托项目研究成果举办暑期学校或夏令营,效果显著。
支撑人才培养 依托项目带动并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和教学能力发展。
吸纳本科学生参与研究,支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依托项目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支持学生开展前沿科研研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表5  学科评估中相关科技指标评价要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要点
人才队伍 学科带头人 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行业技术权威等领军人才汇聚。
科研教学团队 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等优秀团队合作高效。
团队成员学历/职称、年龄和学科结构合理,访问学者、博士后等流动人才的比例稳定。
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青千、青拔、国家优青等青年骨干不断涌现。
试验技能队伍 实验技能人员比例合适。
试验技能人员专业素质高,具有独立的职业发展空间。
科技产出 代表性成果 围绕科学前沿或重大理论问题,产出重大、标志性成果。
围绕国家需求,取得重大突破或做出实质性贡献
针对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完成重大工程应用或取得系列自主知识产权。
在高水平期刊发表代表性论文并被同行大量引用。
出版高水平学术著作、工具书,编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自主开发新型仪器设备。
学术影响力 对本学科领域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具有国内外学术声誉和学术影响力。
对产业核心共性技术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在相关产业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学科成员在重要学术组织、期刊任职,在重要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
学科成员在重要专家机构、产业技术联盟任职。
成果转化转移 获授权专利得以实施或具有潜在经济价值。
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推广、技术服务取得标志性效果,对行业企业、区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决策服务 承担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战略研究任务,完成研究报告,对决策和管理产生积极作用。
学科发展与智库建设相结合,参与重大决策、重大项目论证咨询,提出建设性建议获采纳。
科学普及 积极开展科普活动,产生重要社会效益和较大影响。
科教结合 支撑本科教学 依托科技活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精品课程、规划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效果显著。
支撑研究生教学 依托科技活动支持学生开展科学研究,获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奖励,发表高水平论文并产生积极影响、获授权专利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支撑教学改革 依托科技平台吸引境外学位留学生数和支持国际交流的学生数不断提高。
学术声誉 学术影响力 在本领域国内外同行拥有广泛影响力,得到广泛认可,具有一定辐射引领作用。
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浓郁,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发展的环境优良。
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举措有力。
支撑条件 创新平台 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科研基地。
立足优势领域,参与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建设,做出实质性贡献。
科研任务 承担面向重大科技问题和重大战略需求的攻关项目、代表性基金项目。
人均科研经费充足,建立了稳定的国内外协同创新机制和高层次国际合作平台。
学术交流与合作 与国际高水平研究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开展高水平、实质性的国内外科研项目合作和人才联合培养及定期互访制度。
积极承办国际性、地区性、全国性学术会议。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